第237章(1 / 2)

大明海寇 寒风拂剑 4031 字 27天前

郭复听罢之后,赶紧点头道:“这个小的倒是见过!以前小的在陆上的时候,一座船寮就建了烘房,专门烘干湿料用!

只是他们建的烘房不太大,咱们这边要是建的话,恐怕要建的大一些才行,另外一座也不够,可以多建几座烘房,这么一来这边的木料只要有了烘房,最慢一个月之后就差不多能用了!”

于孝天一听立即点头道:“如此最好,这件事你抓紧办,争取年前烘房建好投入使用,这么一来明年咱们就不需要再大批从外面运进木料了!”

现在海狼在淡水城这边,各种工程开展的很多,对于砖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前期淡水寨刚刚开始筹建之初,海狼便就地开始建起了砖窑,找了些会烧砖的人开始就地烧制砖瓦。

现如今淡水城周边已经建起了不少砖窑,每天都在大批的烧制砖瓦,供给淡水城各处工地使用。

古代烧砖都是用的古老的砖窑进行烧制的,于孝天以前在旧时空的时候,闲着没事去城郊玩儿,曾经见过一种转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钻到里面看了看,所以多少了解一些这种转窑的结构。

这种转窑在后世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比起隧道窑要落后许多,但是在这个时代,却绝对是先进的玩意儿,最大的好处就是这种转窑可以不停的烧砖,结构也比较简单,效率远超过古代使用的土窑,于是于孝天便靠着回忆,大概将这种转窑的结构画了出来,交给手下人去试着探索一下。

现在这种转窑经过一些工匠们多次的试验之后,基本上已经渐渐成熟了起来,并且开始投入生产。

如此一来淡水城这里烧制砖瓦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炉炉的砖瓦开始源源不断的被烧制出来,并且被用在了各处工地上。

有了这种转窑之后,这里对砖瓦的需求得到了很大的解决,大大缓解了对砖瓦的需求,使得这里的各种工程进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另外必须要提一下的就是有关水泥的问题,于孝天来自从占了南日岛之后,便一直琢磨着要弄出水泥这种划时代的建筑材料。

但是硅酸盐水泥虽然生产起来并不算太难,原料也比较容易获得,但是却需要煤,另外原料碾碎也需要机械。

于是这件事就一直搁浅了下来,但是在开始建造淡水寨之后,这件事便有了一定的转机,当然煤这种东西淡水也没有,从福建运过来又不太划算,所以想要烧制硅酸盐水泥,依旧不现实。

于孝天无意之间,在一个移民村见到了那个移民村利用一条小溪建起了一座水坝,在水坝处建了一座水磨坊。

于是于孝天灵机一动,产生了灵感,之前他就考虑过硅酸盐水泥即便是现在还弄不出来,但是起码能先弄一些土水泥。

土水泥其实非常简单,这东西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人工火山灰水泥,既可以用废砖瓦直接碾碎成粉,就可以使用,也可以直接用石灰和粘土放入窑中煅烧,温度也不需要太高,估计有个六七百度就足够了,也不需要像烧制硅酸盐水泥那样,达到一千多度的温度。

据说中国抗战的时候,就是用这种办法来解决缺乏水泥的问题,后来建国之后,各地土法上马,又是大炼钢铁,又是爆农业,各地也采用了这种土水泥的方法。

在南日岛的时候,于孝天就试验过这种办法,让人用石碾将一些碎砖瓦碾碎过筛,碾成粉之后,掺上水确实可以凝固,强度当然达不到硅酸盐水泥的强度,可是确确实实能用。

但是关键是使用石碾来把碎砖瓦碾成粉,这件事实在是效率太低,一天下来,一头驴和一个石碾,总共生产不了几十斤土水泥,后来于孝天也只能作罢。

在见到了水磨坊之后,于孝天马上决定,在淡水城周边溪流多建造一些水磨坊,当然不是用来碾米或者磨面使用,全部用来制作土水泥使用。

这么一来一座水磨坊一天可以生产百十斤土水泥,甚至更多一些,十几座水磨坊建起来之后,一天就可以生产将近一两吨的土水泥,至于原料嘛,现在淡水城这边有这么多砖窑,生产出来的砖瓦难免会有破碎的,这些碎砖瓦就是不错的原料,另外现在这里也建起了两座粗瓷窑,生产一些当地生活实用的粗瓷,减少从陆上转运过来的运输成本,再生产的时候,也会产生出一些废品,于是这些原来毫无用处的东西,都被运去磨成粉,制成了土水泥,这么一来多多少少也解决了一些问题。

原来没人相信这玩意儿可以用,但是经过了试验之后,工匠们发现这种土水泥确确实实可以凝固,可以起到很好的粘合剂的作用,而且用起来还很简单,这个办法让不少泥瓦匠都看的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于孝天居然能用这些唾手可得的碎砖瓦,就弄出这样可以粘接砖块的东西,于是更是对于孝天这个大当家佩服的不得了,不少人觉得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是件好事,记下来之后,以后弄不好会有大用处。

不过于孝天对于这样的产量,还是极不满意,可是眼下他用水磨,还是石碾,想要大幅提高产量,只能等他抽空想办法鼓捣出一套水利的粉碎机械了,否则在此之前,就算是这种土水泥,他也没法再继续提高产量了,就算是他有煤之后,想要生产硅酸盐水泥,没有粉碎机械的话,照样还是办不成事。

这件事于是便被于孝天记了下来,决定有空的时候,抽时间要想办法鼓捣出一套可以大幅提高粉碎质量和产量的粉碎机械。

于孝天在船寮转了一阵,看到这里人手已经比较充足了,南日岛船寮的船匠分过来了一批,加上近期从陆上绑来了一批,又在本地招募了一批学徒,这里的造船工作已经全面铺开,已经没什么他需要担心的了,有郭复这个管事的在这里,他基本上已经可以放心,只等着接下来,两边船寮一起开工,给他爆船只数量了。

(这个年马上就要过完了,不知道弟兄们这个春节过的如何,再次祝愿大家新一年里,龙马精神,马到成功!

第三百一十四章 官府动向

就在于孝天这段时间忙着关注他海狼产业迁移以及跟陆上官府关系的问题的时候,在颜思齐那边却传来了一个消息,让于孝天不得不将注意力又转移到了他们那边。

这个从颜思齐那边传来的消息,是有关郑一官的,混入在颜思齐那里的一个海狼的弟兄,近期通过一条海狼到颜思齐地盘的商船,带回来一个消息。

这个消息说近期颜思齐那边出了点事情,郑一官半个月前得到了一个消息,忽然间赶回了日本,经过打探之后这个海狼的弟兄得知,郑一官的义父李旦,在八月间从澳门返回日本平户的途中,突然间抱病身亡。

因为郑一官是他的义子,颇受李旦的信任,所以船上的人立即想办法将消息送到了台员岛,通知了郑一官。

郑一官得知消息之后,当晚便立即带了三船手下,连夜赶往了日本的平户。

原本刑堂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未给予很大的重视,觉得郑一官的事情和海狼关系并不是很大,但是因为于孝天曾经给他们交代过,但凡有关颜思齐和郑一官的事情,都要尽快通知他得知,刑堂负责情报搜集的人员这才把这件事告诉了于孝天。

于孝天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便有点糊涂了。

因为他以前对郑芝龙还有颜思齐都比较感兴趣,所以多少了解了一些有关他们的事迹,据他以前的了解,颜思齐作为一代开台王,虽然雄心勃勃,但是运气并不好,他带着十几船手下弟兄,跑到了台湾之后,大力屯耕招兵买马,本来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但是他却并未把这个事业进行下去。

因为颜思齐到了台湾岛之后,不到两年的工夫,大概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之后,就因为豪饮之后,得了重病,以至于三十多岁便在台湾暴病身亡。

后来郑一官因为能力出众,被颜思齐手下弟兄们推举为了新的老大,接替了颜思齐的位置。

不久郑一官的义父李旦便也死了,李旦可是这个时代纵横中国日本以及琉球国海上的著名大海商,说是海商,其实这个时代都是海盗团体,他们一方面既大肆在海上行掠,又同时兼顾做海贸生意,来往于日本、琉球、大明以及南洋各地,和荷兰人、西班牙人以及葡萄牙人甚至是英国人做买卖。

李旦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海商之一,手下拥有船只数百条,靠着他吃饭的人更是过万之多。

郑芝龙之所以飞快的在海上崛起,成为海上的一霸,后来甚至控制了整个中国海,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李旦的义子,同时还继承了颜思齐的衣钵,使之在极短时间之内,便跃升为中国海上的最大的海盗头子。

但是现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于孝天有点糊涂了,因为据他所知,李旦应该是死于颜思齐之后的,而郑芝龙是在先继承了颜思齐的衣钵之后,才又继承了李旦的遗产,使之立即便一跃成为海上一霸。

但是这个消息却推翻了于孝天之前对这件事的认知,李旦死在了颜思齐的前面,这么一来,似乎就脱离了原来历史的发展。

郑一官之所以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急急忙忙的带人离开笨港,肯定是要跑回平户以奔丧的名义,抢夺李旦留下的遗产,在这一点上,郑芝龙有很大的优势,甚至比起李旦的儿子在李旦的手下之中,还有人缘。

所以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一次郑一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可以获得大部分李旦的遗产,特别是李旦的船队和以前的手下,基本上要尽归郑一官所有了。

但是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郑一官这段时间正在颜思齐手下做事,算是颜思齐的部曲,但是李旦一死,一旦郑一官继承了李旦的大部分遗产的话,那么郑一官所拥有的实力,便会大幅超过颜思齐,颜思齐不死,郑一官就无法再继承颜思齐的衣钵,以后实力超过颜思齐的郑一官,又会和颜思齐之间的关系出现什么变化呢?

这一下于孝天也想不明白了,历史走到了这里,似乎因为他的出现,开始产生了蝴蝶效应,颜思齐有可能是因为他的出现,命运轨迹发生了变化。

这么一来,接下来这大海上会发生什么事情,于孝天就没办法继续预料了。

于孝天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先是糊涂了一阵子,接着冷静下来开始梳理这方面的事情,想要从中再理出一个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