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2 / 2)

名动天下 子醉今迷 2484 字 1个月前

“无需紧张。”靖德帝重新拿起了茶盏慢悠悠品着剩下的大半杯, “刚才长乐过来和我哭诉,不让我把你家姑娘随意许配人。我已经准了。”

一语既出, 入了玲珑的耳后,却是让她不敢置信地手抖了下,墨锭都差点拿不稳。

她没料到皇上居然在郜五爷跟前这样抬举她。直接把回绝沈四老爷的‘功劳’安在了她的头上。

这样一来, 郜五爷必定承她的情, 郜家五房待她一定更为用心。

只是不知皇上这般的用意是为了什么?

她倒不至于自大到觉得皇上是因为疼爱她而给了她这样一个好处。她更倾向于, 皇上这般做, 是为了郜家的七房。简而言之就是为了郜七爷。

现下她镇日里和七叔叔在一道,不知道郜家之中有甚暗里的风起云涌,需要皇上推五房一把,让五房来跟着一起支持七叔叔。

不过皇上既然给了她个机会让郜五爷感激她、帮助七房,她自然也乐得承了这个好意。

郜五爷起身后,垂眉敛目,朝着玲珑工整行礼,“多谢郡主相助。”

玲珑测过身子避了半礼,温婉微笑,“五爷见外了。”

对于她这样不卑不亢的反应,靖德帝甚是满意,把茶喝光后让她帮忙又去斟了一杯。

·

有了皇上的授意,在飞翎卫的大力查处下,短短时日内,朝中接连出事。

户部右侍郎因为收受贿赂被降为鸿胪寺卿,翰林院的乔学士则因在外酗酒闹事,降任侍读。紧接着有五六名官员牵扯到了贪墨事件中,依着情况不同而被调任。随后皇上借了沈四老爷‘告老还乡’的势头,罢了沈四老爷身边几个副将的职务,改派了孟家的二少爷和孟家军接管。

出了事的官员大都是和沈家有联姻或者是上下级师生关系的。基本的都是大皇子一脉。

此次官员调任,有两个人反而是被升了职。在这些遭到贬黜官员的映衬下,显得异常扎眼。

其一是光禄寺右少卿汪大人,被升为了太常寺左少卿。

汪大人虽然是大皇子的岳丈,看上去他的升迁好似是在安抚大皇子一党。可是知道汪氏小产内幕的人都明白,这其实是在借了提拔汪家而给大皇子敲一个警钟。

其二,则是郜七爷郜世修,补了户部右侍郎的缺。

这件事引起了满朝轰动。

七爷原本是在翰林院任职,现下初初进六部,一上来就是入了户部的肥缺,还是个实权在握的职务。那么七爷极有可能往后被提为尚书兼入内阁。

虽然很多人早就对此有了心理准备,可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大皇子一党骤然被打压的时候,皇上突然这般提拔郜七爷,由不得人不多想。

大皇子毕竟是皇后所出。原先皇上虽偏爱太子,但是待大皇子也不薄。现下突然来了这么一出,所有人不得不再次开始思量皇上的意思。

圣意很难揣摩。

天底下只有几个人会知道皇上真正的意图。郜七爷不必想了,是个油盐不进的。谁也不敢去问他招惹他。

太后娘娘那边更是无法靠近。

……

细数种种可能,怎么想,那几个人都是无法近距离接触到的。根本不可能从这些人口中撬出什么话来。

不知是谁开了个‘好’头,忽地就想起了备受宫中贵人们宠爱的长乐郡主。

长乐郡主身份特殊。背后有傅家穆家撑腰,又有定国公府郜家护着。孟家人也和她关系匪浅。太后娘娘和皇上更是疼了她好些年。

这么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境况,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众人思量着,肯定是因为郡主能够很好地揣摩圣意知道皇上的意思,方才能够顺风顺水。

于是乎,所有人都开始打起了玲珑的主意。眼巴巴地开始往玲珑身上凑。

大家的想法也很简单。

就算从郡主这儿扒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来,与她打好关系也是必要的。这位可是未来的郜七太太、飞翎卫指挥使夫人、侍郎夫人!

老爷们自然是不好往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跟前凑的。太太们姑娘们却是可以。

一时间玲珑到哪里去都能‘偶遇’很多人。品茗阁,首饰铺子,布料庄子……甚至于去郜家族学,都能被原本不熟悉的郜家姻亲的小姐们凑上来。在定国公府里随便逛逛,也能遇到不知哪一房请来的女眷客人来搭讪。

玲珑也没料到前朝风起云涌之后,最受关注的居然成了她。

一时间门庭若市苦不堪言。

好在没人敢惹郜七爷。

玲珑十分干脆地躲进了菖蒲苑里,一步也不迈出院子。期间品茗阁的事情,也交给了刘泽帮忙传消息。

这日晌午她用膳之后刚准备去休息,就听刘泽要见她,便没换寝衣,直接穿了常服到前头来。

“什么事儿?”玲珑特意把周围的人都遣走了,独他们两个来说话。看刘泽面露喜意,心里有了七八分的把握,笑问道:“可是事情有了进展?”

“是。”刘泽轻声道:“接连在梨花胡同吆喝了好几日,那袁雪梅终于出来买茶了。而且是捡了特意放进去的那种花茶,买了足足六两。”

听闻这话后,玲珑唇角微弯,轻叹道:“她果然是胡立的人。”

说实话,之所以能想到去梨花胡同卖花茶这件事来看袁雪梅的立场,还是穆二太太陆氏的话给了她灵感。

玲珑和二老爷穆承轲并不熟悉,是以她并不知道穆承轲的喜好。

前些日子为了侧面告诉穆少如有关穆承轲的事儿,玲珑遣了冬菱去各处送茶,借机与穆少如说穆承轲往桂花巷附近去了。

冬菱素来衷心可靠。得了她的吩咐去办事,回来后自然而然地就把当时的情形一五一十近乎一字不差地与她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