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吴世恭就派人阻拦住杨振部,并亲自劝说杨振道:“杨副将!军情紧急,多说客套话也没意思。本官也不是要咒你。鞑子的大军就在本官身后紧追不舍。你一去松山就会迎头撞上,完全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就算你运气好,到了松山又能怎么样?松山城内官军大部已在突围时全军覆没,你们根本也回不来。要不然本官怎么会独自回撤而不顾洪督师呢?奉劝一句:还是等等,等大军集结完毕后才一同出兵!”
一开始得知汝宁军的归来,杨振还挺高兴。因为当他得知汝宁军是冲破清军重重阻截,而且是成建制归来的时候,还以为这支劲旅将会与自己一起去救援松山呢。为此,杨振甚至按自下决心,将要把自己部队的指挥权交至吴世恭的手中。虽然他是去执行一个敢死的任务,可是能不死谁愿意去死啊?
没想到遇上吴世恭以后,却听到了一番打退堂鼓的话,杨振的脸就一下子沉了下来:“不劳吴总兵费心了。末将军令在身。”
停顿了一下,杨振觉得还是有些不死心,他苦口婆心地劝吴世恭道:“吴总兵!久闻您是宇内第一勇将,这次不仅是毫发无伤归来,而且救了这么多的儿郎,确实是名不虚传。而如今辽东大厦将倾,正该各镇精诚团结。只要解了松山、锦州之围,把督师大人救回关宁,辽东之局面还可收拾。末将就在此保证:只要吴总兵请缨,末将必执鞭坠镫相随,并愿为大军先锋。”
遇上这么一个死脑筋,吴世恭就有些无奈了。他对杨振道:“本官的儿郎刚归,疲兵不得远征,总得休整两、三个月,补充粮草军需。”
接着吴世恭看到杨振将要开口辩驳,他连忙举手阻止道:“你别觉得本官是敷衍于你。现在我们面对的可是鞑子的十万大军。因此,起码集结起六、七万军队。可我们加起来还不到三万五千人,我们俩谁都不会撒豆成兵,而兵力不足,再会打仗又有什么用呢?”
“可是想在那里来的六、七万军队呢?”杨振反问道。
“那现在宁远和山海关内有多少官军?”吴世恭就要摸家底了。
“宁远城有着吴三桂吴总兵的四万,山海关里除了末将的军队,还留有不到万余。”杨振回答道。
“那好!只要朝廷给本官三个月的时间,大造战车,再调拨一些火器、粮草和马匹,就可做好援救的准备。这里木材不缺,匠户也不少,加紧着造批战车毫无问题。至于火器、粮草和马匹,辽东的库中本来就不缺,只要调拨出即可,根本不需朝廷大批送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