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1 / 2)

庶妻 赫连菲菲 2319 字 1个月前

窗下柔儿侧影顿住,冷风灌入衣袖,骤然觉出寒寒凉。

她默了片刻,松开折梅的手,踅身回去耳房。

好像这几日积攒在心里的那沉甸甸的烦恼一瞬都空了。

她还是她,他也还是他,好在好在,她倒不必为此再折磨自己。一切分分明明,哪会瞧不清。

客都散了,子时过半,正院的灯却还没熄。

赵晋靠坐在床头,伤着的那右腿垂下,左膝头坐着身材微丰的姑娘。

伤了七、八日,才觉好些,渴望就抬头。他左臂打着绷带,木板已拆了,虚软地扶着她腰窝,右手灵活推开上襦,让雪团子蹦出来。柔儿一头的汗,两手无力地搭在他肩头。他耐不住细磨,掐住她胯侧力入。

一曲终了,她爬下来,去桌边取药,将他崩开的伤处重新包扎。

赵晋尚不知足,捉住她手腕不许她离去,温言逗哄,“心肝儿,你再上来,嗯?爷爱你柔细,酣畅得紧。”

柔儿仰脸瞧他带笑的眼,轻声道:“官人不怕伤了孩儿么?”

赵晋表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下去,眼底蹿着火苗的光芒骤然疏冷。

他哼笑了声,“你说得对。”

像是宽慰她,又像宽慰自己,“罢了,不必伺候,你出去吧。”

柔儿曲了曲膝盖,无声地告退。

赵晋靠在床头,仰头闭目长舒一口气。

“操。”

他骂了句粗话。

没试过这么丢脸,竟被她拒了。

这么长久以来,依稀这还是头一回她不顺服。

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赵晋坐了一会儿,赌气般和衣睡了。

第36章

养了二十来日伤, 到底惊动了家里几位姨娘。薛叔宝嘴上不严,闹得卢家也都知道了。

新杨胡同来了好些人,送礼的, 探望的, 卢织懿随她爹娘来了一趟, 一瞧赵晋吊着手臂跛了腿,忍不住捏住帕子抽抽噎噎小声哭起来,“姑母在庄子上养病,家里竟没个能照料的?怎么能委屈住在这小院儿, 身边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

说得大姨娘脸上通红, 躬身认错, “奴婢们粗心, 也是才知官人受伤。”

卢织懿恼道:“姓陈的那小蹄子呢?祸害得姑父这般, 她倒躲清闲去了?姑母不在, 姨娘们不上心, 就以为没人惩治得了她了?”

她娘瞧她气得脸红,一副要替赵晋整治后院的模样, 心中大骇,忙起身扯住她,“你姑父姑母都是大人,家里的事人家自己会瞧着办, 你一个小孩子跟着瞎掺和什么, 这么一惊一乍的不怕给人笑话?”

话音刚落, 就听外头一个男声道:“笑话什么呢?”

薛叔宝抄着袖子,脑袋上戴顶黑兔毛皮帽, 外头天冷, 冻得鼻尖通红, 来不及脱帽解袍,先从怀里摸出一包热乎乎的糖包。

适才的话他只听了几个字,根本不知岳母在跟妻子说什么,“喏,媳妇儿,你不是馋青松楼的糖心翡翠包吗?我买来贴身放着,用自个儿暖着,一道儿快马给你带过来了。”

卢织懿本还在为了赵晋受伤的事生气,一瞧自家相公这样不避人的待自己好,不免有些害臊。她偷眼瞥了瞥赵晋,见姑父面色如常,似乎并不懂适才为何她会那样心疼生气。这么多年她那点小心思,其实透露过几回,姑父许是当她是孩子,一直没能懂。后来她又瞧上薛叔宝,心里就有了偏重。到底这才是自个儿相公,不笼络住了,难不成还能和离回家进姑父后院么?

她也是个聪明姑娘,知道审时度势。

屋里那点微妙气氛,在小两口一个羞一个笑的恩爱戏码中散尽了。

茶房里,柔儿盯着火炉上熬着的药,不知在想什么。

金凤撩帘进来,“姑娘,您怎么还在这儿坐着?卢家爷跟太太来了,少不得进去行个礼。”

虽然金凤也知道对方说不出好话来,可到底姑娘的身份摆在这,伺候了爷,却连个妾侍都不算呢。

太太娘家人来了,就如太太到了一般,若是躲着不见,又要给人指摘不识礼数。

前几日柔儿独自住这儿,金凤放心不下,带了她日常惯用的东西跟衣裳,一道跟着住进来。有人在旁伴着,柔儿就没那么多空闲去胡思乱想。此刻听金凤这样劝着,她自然不好再躲着不去。炉上药罐咕嘟作响,恰汤药也熬制好了,金凤用布巾捂住手端起药罐将药倒进碗里,盛在托盘上,随在柔儿身后走入明堂。

帘子掀开,来人身上携了屋外的寒气,被里头暖烘烘的热浪拂过,嫣红立领长袄衬墨蓝撒边裙子振出几缕轻雾,姑娘眉眼周正,就在门前蹲身行礼。

一举一动,板板正正,言语轻柔,曼道:“奴陈氏,给舅爷、舅太太、表姑娘请安。”

又微提身,侧过来行半礼,“见过两位姨娘。”

礼数挑不出错,金凤是个合格的训导师父。

屋里才被薛叔宝缓和的气氛,立时又变得严肃起来。

四姨娘目光落在她微微起伏的腹上,喉咙发紧,手在袖底攥得泛白。

大姨娘亦心头颇酸,转过脸来,专心替赵晋掖好被角,那点不自在才勉强压下。

卢青阳夫妇对视一眼,想到赵晋在侧,不得不给几分脸面,卢青阳便对妻子打个眼色,示意妻子上前。

卢太太便笑道;“喲,这就是陈柔姑娘吧?早听人说赵官人纳了新人,一直没机会得见,今儿上门儿,可算认得人啦。你们太太可一直盼着喝你敬的茶呢,好姑娘,你是个有福气的,来来,让我仔细瞧瞧。”

柔儿只得依言上前,垂头在她面前站定,稍曲膝盖,等人验看。

纤细的手被卢太太握住,拍她的手背赞道:“瞧瞧,多齐整的孩子,今年多大了?家里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