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节(1 / 2)

京城这么大,干啥才能轻松赚大钱呢。

第311章 干啥能轻松赚大钱(4更)

任何生意都没有轻松赚大钱的。

捞偏门来钱够快,但捞偏门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刘勇捞偏门就差点有去无回,夏子毓呆在象牙塔里,哪有那么好的机会。夏子毓也不可能去摆摊,她拉不下大学生的脸面。大学生去找个补习老师的兼职,那是学以致用,说出去挺好听……现在个体户普遍被人看不起,大学生摆地摊可不是啥好噱头。

名声成就了夏子毓,也桎梏了夏子毓。

她想找轻松赚大钱的门路,可她在京城并没有啥人脉。

如果柳学姐不是喜欢建华就好了,既然能替建华找来那些要补习的学生,利用柳教授的资源,夏子毓觉得可以搞补习班赚钱。王建华才收几个学生,一个月都能赚两百,要是她把补习班搞成规模,一个月收入翻10倍行不行?

一个学生每个月可以收10块钱,这种补习班人数不能太多,太多了人家不如去找单独的老师。那就定在一个班20个学生吧,每月的周末加起来有8天,可以安排10节课左右,一节课其实才1元钱,夏子毓觉得收费还算合理。

招满一个班,每个月是200块。

从学校里找大学生去上课,一节课给个5元,十节课才50元。

一个班就能赚150元。

听上去好像并不多,可她要是一口气办十个班,二十班补习班呢?给补习班上课的“老师”肯定不用愁,这里可是师范学院,想为人师表的大学生多了去,还有薪酬的诱惑。

夏子毓又不亲自教学,她只要负责协调这么多学生的上课时间,找好一个固定的场地。

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可行。

每个月要是有两三千收入,不用两年,她或许能在京城买上属于自己的房子。

那就真的是不愁了,算是在京城站稳脚跟,毕业后争取工作也在京城,那她就彻彻底底,从豫南省的农村人,变成了城里人,变成了首都人!

“这个计划是可行的,小吃店能开起来,这不会有多难。”

她需要投入点啥?

需要前期印点宣传的传单,跑到那些高学校门口派发。

需要租一个能当教室的场地,布置成补习班教学点。

需要找几个擅长各科目的大学生,针对高考科目进行针对性补习。

印传单要钱,找场地要钱,找补习老师,根本就不要啥钱吧?

夏子毓盘算自己手里的两千块,要把补习班搞起来是绰绰有余,她想要干这生意还有个原因,王建华不是个现成的“补习老师”吗?如果王建华来补习班帮忙,就不需要和柳学姐有过多的接触。

这生意,简直是一箭双雕,夏子毓自己满意的不行。

当然,得把补习班办起来,才能告诉王建华。

夏子毓充满干劲,近来的阴霾一扫而飞,天空是蓝的,空气是新鲜的,5月刚至,京城的既无风沙又不下雪,真是哪里看着都顺眼。

……

女大学生琢磨着当老板,生意红火的夏老板却在埋头苦读,向全国最好的大学发起冲刺。

没有了樊家逼婚的打扰,夏晓兰彻底沉浸在了学习。

她的日程实在太简单,李栋梁和葛剑从来没有赚过如此轻松的钱,吃饭和住宿夏晓兰都会报销,每天早上7点前等在于家门口,把夏晓兰送到商大图书馆,留一个人在图书馆门口等,午夏晓兰会到商大食堂解决午餐,随后又返回图书馆继续自习到下午点。

上下午,李栋梁和葛剑能换班。

在商大本来就挺安全的。

这两人能不引起商大学生的注意,却逃不过卓公安的眼睛。

卓卫萍是好意来告诉夏晓兰,河东县的樊镇川被抓了,夏晓兰所担心的“逼婚”够不成威胁。

却发现夏晓兰多了两个“跟班”,卓卫萍还以为是樊家人不死心,差点没和李栋梁他们动起手。夏晓兰对热心肠的卓公安充满感激:

“卓姐,这真是误会,两位同志都是认识的人,是朋友。”

夏晓兰不可能大刺刺说这是保镖。

卓卫萍莫名其妙,夏晓兰就多说了两句:

“就是樊家的事让周诚很担心,这不我快高考了,他就介绍了两个朋友来帮帮忙,我家里还养了两条狗呢更夸张。”

卓卫萍当时也想过解决的办法,不过樊镇川很快被解决掉,卓卫萍都来不及干啥。

这样一说,岂非又是周诚?!

卓卫萍还是觉得周诚不是那么简单,又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坏人就需要不简单的人来收拾。别管樊镇川为啥被抓,河东县的大毒瘤总管被拔除,对当地的老百姓的也是一件好事。

夏晓兰把李栋梁和葛剑说成是周诚找来的人,卓卫萍更是心情复杂:夏晓兰同志长得这样好看,漂亮的女孩儿总是容易被坏人打主意,周诚虽然有两副面孔,却对夏晓兰同志很上心,当公安的不能保护每个群众,竟需要周诚来帮忙。

樊镇川想要强娶夏晓兰的事,卓卫萍连卓娜都没告诉。

河东县的樊镇川,卓娜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这件事只是在夏晓兰生活掀起了波澜,随着樊镇川被抓,此事也落下了帷幕。只有参与这件事的相关人士还没忘记,比如忐忑不安的梁秉安和刘芳。

周诚一走,夏晓兰自己就把心思收回,转眼就是5月初,蓝凤凰的春装只留下点尾货,人们身上的毛衣和风衣都换下,穿上了长袖衬衣。

5月7号,夏晓兰在李栋梁的陪同下前往安庆县一领取预考准考证。

这一次,连孙校长都亲自出面叮嘱她。

“预考”虽不是高考,它的重要性不比高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