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1 / 2)

硝烟里的军人 非拆 2044 字 1个月前

理所当然,他早就知道丹拓肯定不会在南掸邦这一棵树上吊死。不过跟南掸合作,肯定是最优的选择,一是南掸邦的玉石厂多,原料优,二是按照周觉山和在思的推理,那批走私-军火的供应商应该就在南掸,一旦这次长期合作谈成,也方便丹拓他们暗中夹带军火,少冒一份风险,少出一份运费。

与北掸合作,虽说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丹拓怎么也都亏不了,商人都精着呢,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了。

“吴四民那边,我可以尽量帮你谈。”

“是,周团长也放心,只是是您该拿的,我一分钱都不会少给您的。”

“按多少利润算?”

“百分之十。”

“年利率?”

“不,每笔分成。”

“基数是多少?”

“大概5万美金。”

“用美金给我?”

“对,美金。”缅币汇率浮动极大,境内外金钱交易,都基本上用美金结算。

周觉山点头,暂时没有其他的问题。深夜,他和在思一起回到了房间。

住在这里的最后一晚,在思忙着洗澡,又忙着收拾行李,她想把那个便携式的缝纫机带上,可是折腾了半天,行李箱都装不上。

“哥,你帮帮我吧。”

“等一下,我算个东西。”

在思纳闷,颠颠地跑过去,“在干嘛?”

周觉山眉头紧锁,桌子上摆着个计算器,他坐在桌子上,侧歪着腰,手指头啪啪地戳着计算器的数字值,且看他一会儿按了个五,一会儿又乘以六十,一会儿又减掉五十,好像是在计算什么很重要的东西似的。

在思眼珠一转,微笑,上前搂住了他的腰,“怎么,你在算你能赚多少钱呀?”

“不,我看他够判多少年。”

……

在思忍俊不禁,“那你也收了钱,你是不是也要被判呀。”

“我可以先把他交给中国,再移交给缅甸政府军,钱都是他赚的,关我什么事儿啊。”

在思:……

够阴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  [1]果敢族:缅甸的汉族一支。生活在缅甸掸邦北部果敢地区,毗邻中国云南。果敢地区在唐代属于南诏国的领土,宋代属于大理国领土。总人数只有20多万的少数民族“果敢族”,95%以上人的血统是汉族。他们最早来到这片土地的始祖,是一批追随明永历帝朱由榔残存的官兵和受满清政府迫害的平民,300多年前迁移至此,世代居住于果敢地区。18世纪,一支中国移民后裔成为科干山的地方势力,后受封为世袭果敢土司县。1897年2月4日签订的《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满清政权把果敢割让给英属缅甸,果敢人于是从汉族的一部分变成缅甸的一个少数民族,也开始了百年的罂粟种植历史。

第五十七章

夜里, 两个人聊得正欢, 门外, 传来了一阵有节奏的敲门声响。

时间不早,周觉山看了在思一眼,示意她留在原地, 自己套了一件外套,先出去开门。

门外,是一道并不陌生的清瘦身影。

“客房服务。”

男生小个儿不高,头发偏长, 颧骨突出, 一身职业的酒店服务员装扮, 斜刘海能遮住一只眼睛和大半张脸。他手里推着一个银白色的推车, 还戴着一双纯白色的手套。

周觉山挑眉, 探头看了看走廊, 确认没人尾随后, 他横起一条手臂,将高汉堵在了门口。

高汉微讶。

周觉山语气淡淡, “怎么,又来杀人的?”

高汉惊慌地摆手,“不不不,周团长,这回是真的服务,宵夜,我请客。”

他掀开餐盖, 是很有中国特色的街边烧烤。他听赵骏说了,在思是中国人,最近城里戒严,烧烤在街边都买不到了。这是他花了一个整整六个小时,在后厨那儿搭了一个土炉,又特意求着度假村里的中国大厨手把手教他烤的。上一次的误会,高汉挺抱歉的。他还听赵骏说周觉山和在思明天就走,他想了想,礼轻情意重,他觉得自己怎么也应该亲自过来一趟,表示一下。

“烧烤,凉了就不好吃了……”

周觉山不动声色,放下了横在门框上的那条手臂。高汉小心地觑着周觉山的脸色,蹑手蹑脚,将烧烤推进了门。

在思循着味儿出来,看见眼前的烧烤,双眼顿时又圆又亮,口水直流。“哎,海肠和生蚝呀,你做的?”

“嗯,还有豆腐、韭菜、土豆片、茄子、心管、金针菇、虾、鲫鱼……”

高汉将餐盘逐个打开,一样样端上来,丰盛的宵夜像是把整个烧烤摊都搬了过来,“我自己烤的,不好吃别见怪,这几个素菜有点凉了,您等等,我去用炒锅热一下。”

每一个温泉度假村的房间里都标配着半敞开式的厨房,高汉将那几个有点凉了的东西端过去,打开油烟机,挽起袖子。

在思望他一眼,确认他没回头,拉开椅子,便夹起了一片豆腐。

豆腐是新烤好的,还很烫呢。在思小口咬了一半儿,被烫得嘶了一声,舌尖来回地跳动,仓促地嚼嚼。

周觉山跟着她坐下,随手夹起她吃剩的那半片,扔进嘴里。

“还不错。”

味道还行,火候尚可。

在思瞪眼,惊讶于他竟然不觉得烫,她将舌头伸出了一点儿,拿手扇扇,晾了一会儿,又连忙四处找水,“就是稍微辣了点儿咸了点儿,但是味道确实还是很好吃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