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晋王(1 / 2)

溯心 奕浅 1891 字 1个月前

江南的秋季常有连绵雨水,这几日恰逢秋雨不止,在清晨的时候刚停了一会儿,转眼就又有纷纷扬扬的雨丝飘在天地之间。

一整日就是在这般凉雨秋风中度过了。

天光昏暗之时,已经关闭城门多日的建康城忽然打开了一丝缺口,幽暗的光线中,出现了一道飞驰的影子,迅速消失在细密的雨幕之中。

有人从建康城内疾奔而出,城外却有另一道身影,骑着快马,踏着坑洼泥泞,飞奔向这座南陈国都。

驻扎在城外的隋军岗哨发现了可疑行踪,但此时天光晦暗,难以分辨来人究竟是谁。在如今的伐陈大计面前,他们不敢有一丝懈怠,因此在确定了那道黑影的行进轨迹之后,埋伏在暗处的羽箭手很快做出了决定。

划破雨帘的飞箭精准地刺入马上的身影,只听一声短促的惊叫,那人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待暗哨上前查看,发现那人已经摔得昏死过去。

依照杨广的指令,所有在建康城出现的可疑目标都要尽量抓活口,因此这个满身泥浆的陌生来客,立刻被送入了隋军大营。

正在和薛道衡商量下一步攻伐计划的杨广在接到军中岗哨回报之后,即刻去了偏营查看。乍见那满身污泥的身影时,他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问道:“搜过了么?”

“一经抓获就立刻送来营中,还未……”

不等岗哨汇报完毕,又有人在外禀告道:“高大人请殿下和薛大人至主帐会谈。”

此次平陈之战虽由杨广领衔,但真正的决定决策之人乃是杨坚的亲信大臣高颎,而这高颎素来跟太子杨勇亲近,因此杨广内心对这位元帅长史颇为抗拒。

“高大人说是为何事?”杨广问道。

“有南陈使臣趁夜前来,高大人请晋王殿下速速前去接见。”

杨广闻言大惊,事关平陈大计,他便顾不得往日和高颎的嫌隙,快步去了主帐,将那身份未明的泥人儿完全抛在了脑后。

一入主张见到高颎,杨广方才那显得急迫的模样立即冷静下来。

此时帐下有受沈客卿之命前来投诚游说的心腹,乍见那大步入帐的杨广,一身银甲,器宇轩昂,目若星河之下是说不尽的风姿俊朗,他不免怀疑自己是不是看花了眼。

游说客使劲眨了眨双眼,想要将杨广看得更清楚一些,可即便如此,姿仪俊逸的晋王杨广依旧风采卓然,令人望之生羡。

杨广此战志在必得,建康城在他心中已是囊中之物,即便直接进兵,以南陈的实力,应是招架不了多久,倒是这游说客的出现让杨广内心对那班南朝人又多出几分不屑来。

只是晋王杨广素来以性格内敛著称,并没有将这份心情表露出来,仍是抱着三分礼遇的态度问那游说客:“贵使前来何事?”

游说客直见杨广坐下才回了神,拱手道:“小人奉我家主人之命,特来与晋王殿下商榷一件要事。”

“贵使请讲。”杨广并未让人看座,只让那游说客站着说话,又问道,“贵家主人又是何人?”

游说客递上书信一封,杨广一件信封便惊道:“沈客卿?”

游说客颔首回道:“我家主人是奉张贵妃的旨意来向晋王殿下投诚的。”

投诚二字一出现,杨广便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书信,看过内容之后,他有些激动地问游说客:“当真?”

“隋军声势浩大,我朝想要抵抗,恐力有不逮,又不能堂而皇之地开城,只有以此计与隋军里应外合。”游说客毕恭毕敬。

杨广又将书信看了一遍,将信将疑道:“不里应外合,我隋大军难道就进不去建康城了?”

“张贵妃之意,就是看晋王殿下是希望见到尸骨埋城,一片荒废凄凉的惨况,还是百业未凋,生机依旧的建康。”虽是投诚敌军的不义之举,但游说客回答时却不卑不亢,见杨广久未有定论,他忽然跪下道,“今日叛国,小人日后难容于世。但建康乃小人故乡,桑梓之情深重,小人不忍见故土染血,才有今夜与晋王殿下这一见。张贵妃亦是希望晋王殿下可以对建康的百姓手下留情,朝廷之过,自有朝中人承担。”

杨广见游说客情真意切,不由感动,他看了一眼始终没有发声的高颎,又问道:“这当真是张贵妃的意思?”

游说客此时却不说话了。

杨广将书信交给薛道衡,看着薛道衡把书信递给高颎,他才与那游说客道:“孤就知道陈主不会有这样的心思。不过胜在沈客卿会挑人,贵使这就回去复命吧,一日之后,待我三军整齐。如果午时未见狼烟信号,就不要怪孤浪费了贵使的桑梓深情。”

游说客闻言感激涕零,向杨广行大礼道:“多谢晋王殿下,小人这就回去复命。”

“慢着。”杨广唤住那已经迫切想要离去的游说客,起身拱手道,“孤敬重贵使这一身勇胆和爱国之义,想请教贵使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