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2)

桃花依旧 缓归矣 2773 字 27天前

凌渊嘴角勾起一抹薄笑,饶有兴致的看了一眼江枞阳,当初在南宁侯府他都看走眼了。

第三十七章

南宁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栽!

那一日难得的凉爽天,心血来潮的皇帝带着众臣巡视河工,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盖因途中遇到一男子自称乃倭国关白府家臣。经主客司官员验明对方后,黑田秀秋才被允许觐见皇帝。

黑田秀秋说着一口十分流利的汉语,以本国之礼拜见了皇帝,皇帝挥退了要呵斥的宫人,饶有兴致的看着对方。对方言称代表天皇前来和谈,平生第一次站在这样的情况下遇见使臣,倒像是来拦路喊冤的,不免好奇,便问:“想觐见何不提交国书?此举何意?”他国使臣见驾都要经户部主客司安排,有一套专门的流程。

黑田秀秋激动道:“两年前,我国向皇帝陛下递交和谈国书,可陛下提出的要求……”

“两年前?”皇帝打断黑田秀秋的话,疑惑的看向一旁的凌渊,眼神询问,倭国递交过国书,他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脊背上冷汗遍布的南宁侯竭力控制着自己的表情,万万想不到,倭人竟然直接找上了皇帝。不由自主的他也看向了凌渊。

凌渊抬手一拱,敛容肃声:“禀陛下,臣不知此事!”

礼部尚书亦站出来道:“禀陛下,礼部也未曾收到过倭国国书。”

皇帝顿时黑了脸,目光不善的盯着黑田秀秋,正要发怒,就见黑田秀秋惊呼起来:“难道赵大人并没有将国书呈交?当年外臣亲自将国书交给水军指挥佥事赵大人,他说会将国书呈交给陛下,陛下还给了口谕,竟是要我天皇降为王不得称皇,还要我国每年上贡五十万两白银,五十万担粮食,共四十二项目,倾我国之力也难以满足此等条件。外臣等想亲自觐见陛下,看可有转圜余地,然贵国赵大人一口拒绝。外臣此次冒昧前来便是想再次恳请陛下考虑和谈之事,商讨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听他言之凿凿,皇帝心下生疑:“你可有证据?”

“国书外臣已经交给赵芳昌大人,之后我二人都是当面商议,并没有书信往来。不过陛下大可宣赵大人,我敢与他当面对质。”

这时候,凌渊对皇帝低声道:“陛下,两国之事,恐不宜在此讨论,不如回园再议?”

闻言,皇帝也反应过来,若此事当真,可不是什么光彩事,故一挥手,下令:“回园!”

回到拙政园,皇帝黑着脸问:“指挥佥事赵大人是何人,可在?”

南宁侯越众而出,一撂官袍跪下道:“禀陛下,水军指挥佥事赵芳昌已在一年前辞官归隐,三月前他的家人报案,赵芳昌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本就信了五分的皇帝,这下是八分信了,彻底黑了脸:“这个节骨眼上下落不明,你让朕怎么相信他清白。”

皇帝大跨一步,停在南宁侯面前,目光审视:“沿海之事,向来是你在管。黑田秀秋所说之事,你当真一无所知?”

南宁侯跪伏在地,疾呼:“陛下明鉴,国书一事,臣也是今天才听说。”

皇帝眯眼居高临下的打量着南宁侯:“你不要让朕失望。”目光在众臣中逡巡一圈,定在了杨炳义身上:“两年前的国书一事以及赵芳昌的下落,朕要在三日内得到一个结果,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跪在地上的南宁侯一颗心不住往下沉,如坠冰窖。

“臣领旨!”杨炳义目光一闪,拱手道。

皇帝沉吟了下,对凌渊道:“倭国和谈之事交由卿家处理。”区区倭国来使,哪里值得他亲自接待。

凌渊也抬手一拱:“臣领旨!”

回到兰涛阁,憋了一路的陆钊终于忍不住了:“姑父,您说,这次南宁侯是不是栽了?”杨炳义岂能放过这个扳倒南宁侯的机会。

“至关重要的人证和物证都没了,想一竿子打死江进很难。”凌渊在青鸾牡丹团刻紫檀椅上坐下。

“万一还有漏网之鱼呢,毕竟姑父也没想到会冒出一个黑田秀秋来不是?”陆钊故意抬杠。

凌渊抬眸睨他一眼:“你很高兴?”

陆钊清咳两声摸了摸喉咙:“姑父想多了。”瞄到紫檀平角条桌上的茶壶,忙殷勤地倒了一杯双手递过去,问:“要是他来求您,姑父会帮他吗?”

接过茶杯的凌渊往后靠了靠,淡淡道:“赵芳昌这个人和他手里的证据不可能出现,我答应他的事绝不会食言。可眼下之事与我何干,要怪就怪他的好儿子!”

陆钊大吃一惊,不敢置信:“姑父您是说,那个倭人是江枞阳找来的,就说他怎么能如此顺利的见到陛下,不对啊,姑父,你怎么会这么清楚。”猛地他倒抽了一口凉气,期期艾艾凑过去,问:“您早就知道了!那您怎么不帮他,您不是要用他吗?”

凌渊划了划杯盖:“你不是不喜欢他吗?”

陆钊愣了下,顿时感动的不行,双眼亮晶晶的看着凌渊。

凌渊瞭他一眼,冷冷道:“我只是不想你天天在我耳边念叨,陆钊,外人知道你话这么多吗?”

陆钊气结,满腹的感动登时不翼而飞。运了运气,陆钊倒是想起了另一件事,担忧:“那南宁侯会不会为了自保,把姑父拖下水。”

凌渊合上茶盖,抬眸要笑不笑的看着陆钊。

陆钊打了个哆嗦,南宁侯要真敢攀扯姑父,绝对会后悔的。

三日期限内,杨炳义终究没能找到赵芳昌的下落,心知此人已是凶多吉少。大庆如此幅员辽阔,随便往哪个旮旯里一埋,想找到除非神仙显灵。

幸好两年前的国书之事他有了眉目,起码在皇帝面前有一个交代。赵芳昌虽然失踪了,但是他的副官和属下还在。凭着一些蛛丝马迹,杨炳义成功撬开这些人的嘴,确认两年前确有国书一事。

赵芳昌一干人等欺君罔上,假传口谕的罪名落定,然而若想凭此定南宁侯的罪却不能够。此事前前后后都是赵芳昌在做,南宁侯根本没有露面。加上文阳长公主特意从临安赶来求情,最终皇帝以失察的罪名革了南宁侯的职,令他在家反省。

第三十八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临安城上上下下还沉浸在南宁侯府世子之位更迭的不可思议之中。冷不丁又听闻南宁侯竟然被免职,一桩紧接一桩,应接不暇的众人一时半会儿都反应不过来。好一阵,街头巷尾,茶寮饭馆都在议论南宁侯府。

有南宁侯府是非在前头顶着,洛府分家之事便显得不那么引人注意了,洛家对此乐见其成,谁愿意自家之事被别人放在嘴上过来过去。

洛氏宗族内年高望重的族老并三位姻亲长者被洛老夫人请来旁观分家,也作为见证。

祖宅祭田这些是必须要留给嫡长子的,洛老夫人便将其余财产等分成八份标上记号,接着将写了相应记号的纸投入锦盒之中,由各房上来抽取。嫡出的大房、三房、四房可取两份,剩下的二房和五房各一份,之后若嫌自己的东西不好,只能怪自己手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