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和不赢,现在都还谈不到,剧本刚刚弄出来的邵英雄正在犹豫是全实景拍摄还是进特效,毕竟这部电影在制作费用上投资并不大,而实景拍摄也都是在非人群聚集处,要是往这样一部电影里砸特效,恐怕有点亏得慌,他可不是死板的德国人,肯定怎么省成本怎么来。
什么?
邵英雄拍这部电影难道不是为了重现那段米国那段黑暗时期的经历么?
别闹了,邵英雄才没有那么大的心,在说米国的这点黑历史又不是他们自己心甘情愿搬上大荧幕的,去看看这部电影的主创阵容,导演英国人史蒂夫-麦奎因,因为他的出现,卷福都来客串;恶魔奴隶主的演员是爱尔兰、德国混血迈克尔-法斯宾德总体来说,这根本就是英国人懂了米国人国家题材的奶酪,就像是来一群黑妞演红楼梦。
看看整部电影所表达的东西,从电影一开始黑奴站成一排看奴隶主演示如何干活到长达7分钟整整29鞭的抽到和那拥有刻骨铭心压抑感的台词,哪个国家拍历史题材电影会如此压抑?只有英国的英剧和电影才会带有这么强烈的风格,如果有人看过英国作家s-j-沃森写的《别相信任何人》,那本书里通篇压抑的文字活活像是有一只脚狠狠踩踏在胸口,就是为了让你喘不上气来。
能帮个忙吗?杀了我……
从现在开始,忘记你上半辈子的名字……
这些台词让冷漠、恐惧、不安、时间停滞的感觉扑面而来。这是明显的英国电影风格,像是被黑云遮盖住世界后,那密不透风的闷热感。
偏偏当年这部电影要是不惑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那就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这才是在众多奥斯卡评审一致吐槽中,该影片依旧获奖的真正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
2013年9月,枪杀17岁黑人少年的社区协警乔治-齐默尔曼被无罪释放,这里边的细节不比多讲,可是在全美各地引发的种族问题却又被抬了出来,黑人总统都上台了。丫丫个呸的还敢杀黑人,你们是要疯么?
这种舆论下,必须有正面的东西站出来现身说法。得有实质性的证据告诉所有人米国,没有种族问题,没有种族之间的矛盾,一片都在河蟹神兽之下控制之下被抬出水面。
关键是这种题材在黑人地位不断提高的米国已经频繁在奥斯卡亮相了。甚至有评委说带有种族题材的黑人电影总是让人很纠结。你不太敢乱动,因为黑人认为他们挨欺负已经习惯了,你不管干什么他都敢给你扣种族的帽子。不是有一个米国的笑话这样说么?一个从小贫穷的黑人通过辛勤的工作终于吃上了牛排,可是扭头看向对面高级餐馆里的白人在吃白松露,于是他说道‘黑人在这个国家还是没有任何地位啊’。这和地位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人家兜里的钱比你兜里的钱多而已。
当然,这只是个笑话,不过近些年各大奖项上很多种族题材不都是经常如么?
《根》、《猜猜谁来吃晚餐》、《南国野兽》、《帮助》这些都多少和种族有那么一点点关系。
只是。这一切邵英雄都不太清楚,他只知道适合华人演的电影题材中。这部电影是最适合改编的,仅此而已。
关键是他还带着来打脸的任务呢。
最终选择了实景拍摄的《为奴十二年》开始做预算,做预算之前,邵英雄不打算请任何大牌来客串,这种电影除了丹泽尔-华盛顿以外,恐怕没有一个他认识的白人大腕愿意参演,不强人所难是这个圈子里的规矩,否则交情就废了,更何况丹泽尔-华盛顿现在可没时间帮他演个什么角色,人家拿了戛纳影帝以后,忙的不可开交。
对于这部电影,邵英雄只会在拍摄手法上做评价,首先,被抓后的光影用的非常好,当铁链出现时,很有点震撼效果,一种自由人从此失去自由的感觉迅速出现,整部电影的基调从那一秒清晰无比;其次,长镜头在表现暴力场景的时候很有真实感,在这种镜头的表现下如果用多镜头的拼接就会有‘电影’痕迹,要是用长镜头仿佛成为了让观众借用别人的眼睛去看;最后,这部电影多采用闪回和音画分离,下一个场景的声音提前进入也很有意思,虽然谈不上巧妙,但是总有点小小的新鲜感。
只是,整部电影的情绪积攒不够,邵英雄在很多时候没有感觉到电影里歇斯底里的爆发,像极了有个屁被一直憋着,憋到最后却始终没有等来‘碰’的一声巨响,而是一点点、一点点漏气一样消失了,就留下一股恶臭。电影里男主角反抗,如果打的是恶魔奴隶主,那么整个情况都会不同,因为电影中铺垫够了,男主角要是狠狠爆打恶魔奴隶主一顿,然后被吊在那差点被吊死,这才学会了乖巧,紧接着马上衔接皮特饰演的角色找来了援兵,奴隶主差一点就身死……
唉,怎么又成商业片的路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