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1 / 2)

追婚 景臣 1951 字 26天前

临近饭点,一食堂附近人来人往。

柏菡就立在人潮的洪流之中,察觉到自己这副死气沉沉的躯体中沉睡的张扬、明媚、肆意正在苏醒,飘荡在空气中的青春活力正透过指尖,淌过十指,流向心脏。

她感受到一股崭新的渴望。

像雨后的沼泽地盛开出一道彩虹。

绕过艺术墙,是一片开阔的小广场。

社团招新、临时小卖部,诸如此类的活动通常都设立在这。

柏菡经过的时候就被递了一张招新宣传单。

她低头看了一眼,是话剧社。

她偏头看去,两个女生正明媚地冲她笑。身侧悬挂着的海报是一张剧照。

昏暗、悲伤的色调,画面的四周做了压暗的处理,光和人都聚在右下的一侧,所有情绪集中在一点,能产生极强的共鸣。正对着镜头的女生拧着眉,表情痛苦又解脱,唇边衔着一抹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笑。

柏菡抬头,看见海报最上端用白色瘦金体写着两个大字——《狗尾》。

这是她大二时创作的剧本。

“同学,考虑加入话剧社吗?我看你气质出挑,一定是个好苗子!”

一身荧光绿的女生说起话来也带着一股舞台腔,她利索地拿出一本相册,将剧照一一展示给柏菡。

她将柏菡当成了学生。也许是因为柏菡今天扎着低马尾,穿得简单朴素,身上多了一分书生气,除了美得有些招摇之外,看着与这里的学生无异。

柏菡笑了笑:“我已经从这毕业很多年了,以前也是话剧社的。”

“原来是学姐!前辈好!你看着好年轻!”

女生眼里闪着光,自我介绍说:“我是大一新生,上学期刚入社的。”

“诶对了,学姐你叫什么名字啊?”

“柏菡。”

女生愣了一秒,惊呼出声:“啊!!是柏菡前辈!!你创作的《狗尾》是我最最最喜欢的剧本!没有之一!我们社长是你的头号粉丝!如果他知道我见到你了,一定要羡慕疯。你真人比我们yy的还要美!”

柏菡在话剧社的时候没上过舞台,只是负责幕后工作,她也不爱拍照,鲜少有她的照片。

她激动地握住柏菡的手,“前辈,我有个不情之请!你今天有空吗?可不可以接受我们的采访,宣传一波。我们这几年实在有些难招人,一直缺人手。”

柏菡招架不住她的热情,从面颊到耳根子都染了红。

“行。”

女生让柏菡叫她emma就成,她热情洋溢地请柏菡到了话剧社所用的教室,还把那位据说是柏菡头号粉丝的社长喊了过来。

现在的学生似乎都流行用英文名交友。

社长是个大三学生,一见到柏菡,脸颊蹿红的速度堪比火箭。

崇拜的前辈此时就在眼前,甚至比他想象中的样子更美好。青涩时期的小男生,难免心动。

平时负责拍剧照的学生被从食堂里拽了过来,捧着单反,抱怨说好歹让他吃完饭。

社长和副社长快速拟定了问题,架好相机,正式进入采访。

社长:“学姐当时是受到了怎样的灵感启发写下了《狗尾》?”

柏菡仔细回忆:“《狗尾》是我读大二的时候写下的。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是比较欣赏能将晦暗、阴沉、绝望刻画好的人,比起喜剧,我也更向往悲剧色彩的事物。当时我就想自己尝试写一个扎根于黑暗和自我救赎的故事。”

社长:“我们都知道《狗尾》最后的结局是开放式的,秋烟最后走进的那个胡同,一半掺着黎明的光线,一半藏于黑暗。你可以告诉我们故事中的秋烟最后完成了自我救赎吗?”

柏菡浅笑说:“既然是开放式结局,那每一个观众心里都应该有不同的理解,我不想将它定型。”

社长不放弃:“那如果学姐你只是作为一个观众,在你的理解中,秋烟完成了自我救赎吗?”

柏菡沉默了一会儿:“没有。在当时,她没有完成自我救赎。”

社长一边做着笔记,翻过一页,接着问:“学姐这些年在做什么工作?是否与话剧有关?还有创作出另自己满意的作品吗?”

柏菡掐着自己的手心肉,淡淡开口:“没有。这些年我没有在工作,没有创作出另我满意的作品。”

一下午,柏菡前前后后回答了近二十个问题,最后和到场的社员拍了合照。

经允许,话剧社的成员将合照和这段采访po到了校园网和校园论坛上。

这几年,话剧社在h大一直在走下坡路,影响力远不如其他社团。

但这次的采访意外成了论坛里的热帖,对话剧社燃起兴趣的学生多了不少。

采访一直被顶上来,连着一周都在论坛首页。

浏览首页的时候就能看到预览图,那是一张柏菡接受采访时的照片,醒目、抢眼。

柏菡的美是摄人心魄的那类。

与生俱来的媚骨相,自然不刻意。露出浅笑,眼底又温柔得能掐出水来。

从小到大,她的长相就一直是惹眼的。

在学校时,每次放课后聚在一起议论她的男生、女生数不胜数。

变着法向她抛媚眼、暗送秋波的男生络绎不绝,可偏偏她就是不解风情,悟不出。而壮着胆子直接表白的,也被她干净利落地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