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顾渔(1 / 2)

穿成男配长子 迎阳 3515 字 18天前

三十三

“你来找我”

南若迎上顾渔,想到这孩子的遭遇, 声音不自觉放轻。

顾渔看上去倒还好, 点点头, 然后拿起挂在腰间的小本子, 翻开一页翻转过来给南若看

“谢谢你救我。”

五个字写的很大,占据了整页。

南若目光从他喉咙处掠过, 心里叹息,道“我只适逢其会, 恰巧撞见罢了,无需言谢。”

顾渔摇头,又翻了一页

“我说过,救命之恩必结草衔环以报, 我来报恩了。”

南若道“不必如此,我救你是出于本心,而非有所图,何况你舅父已回过谢礼了。”

王尚书在带侄子回去的当天就派人抬了两箱谢礼给他,还有那道旌表旨意, 也多亏王尚书为他在皇帝面前请奏,虽然皇帝本来就有此意顺水推舟,但他提了, 才有舟可推。

何况这桩事本身已经让他获得了极大的利益有了官身。

顾渔似已经料到他会这么说, 小本子又翻了一页

“舅父归舅父,我归我,言需有信。”

抿着唇, 倔强的看着他,大有一副不答应就不罢休的架势。

南若回头看了眼朝这边看过来的南宫云林,将顾渔带到树荫阴凉处,道“你在这暂等片刻,我去去就来。”

顾渔牵扯到王尚书,他得向渣爹汇报一下。

快步走到南宫云林面前,三言两语说给他听,一副等爹吩咐的乖顺模样,余光暗暗觑着他的脸。

南宫云林目光从顾渔那边收回来,说不出来是什么眼神,似感慨似叹息,微微低头,嘴唇微抿,嘴角下垂了两息这是愧疚

南若心中飞快掠过各种猜测。

“他也可怜”南宫云林像寻常知晓顾渔遭遇的人一样同情感慨几句,而后道,“你随便找个事让他还了就是,到底是王尚书的外甥,若他还执意坚持,你就当多个友人。”

也许将来会有用得上的时候。

这一句他没说出来,少年人之间的情义最忌功利,栀奴如今这般就很好,心怀宽仁又知分寸,若他提醒,许会起了反效果。

南若颔首应下。

他也是这么想的,他救顾渔的时候根本没想过什么恩情不恩情,是做好人好事的本能,现代遇到人贩子,相信没有人会袖手旁观。

大言不惭一点叫为了正义。

捡到大笔金钱或者贵重物品会有人希望得到一些回报能理解,但在人贩子这种事上,几乎是统一战线的深恶痛绝不求回报。

救回一个孩子挽救一个家庭,本身就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做善事的愉悦和满足感已经是最好的回报。

只可惜顾渔这个家庭

想到这,南若向南宫云林打听后续。

事后他有叫人关注过,那两个人贩子倒是很快被判处决,可关于其它被遮掩了,只知道五月底的时候顾家从西北派了人来,具体怎么解决的,他打听不到。

南宫云林漫不经心“我如何知道王尚书既选择不报官,便是不愿叫人知晓,自是关起门来商议了,你放心,顾家讨不了好,顾家本就不是什么大族,到顾解这一代才有起色,顾解一个连官身都没有的举人,不用王尚书出面,西北当地的王氏族人就不会叫他好过。”

要他说干脆找机会将顾解收拾了最好,办法多得是,酒色财,他总有一样沾的,他爱酒便设法源源不断给他酒,身体喝垮是一个,醉酒意外也是一个,若爱色爱财,就更简单了。

偏王仁之王尚书说什么要顾及顾渔的名声,都已经不能科举入仕,还管什么名声不名声。

名声,名声,这帮文人士子,开口闭口全是名声。

也是,若全然不顾,就不是王仁之了,否则当年也不会那么轻易就放弃亲妹,他如今对顾渔不过是愧疚作祟罢了。

南若就故作惊愕问“竟真的是他父亲所做,为何”

南宫云林本不想说,应付的话到嘴边又改了主意,道“那顾解不知从哪里寻了个道士来,说顾渔八字与他冲克,这些年他仕途不顺,便全怪在了顾渔身上”

那也不至于痛下杀手,狠心喂炭将人弄哑不说,又丢给人贩子,与杀人有什么区别,迟早罢了。

他质疑的目光太明显,南宫云林想了想,既然已经说了,不如全部告诉他,省的一知半解闹出错来“顾渔母亲与顾解成婚前曾订过一门亲事”

南若点头表示这件事他知道。

不但他从上帝视角知道,小若谷也被赵氏告知且强制背过,这个时代,信息就是财富,赵氏用心良苦。

顾渔的母亲叫王玉贞,又称王六娘,昔日名动京城的第一才女,与郑皇后的嫡姐第一美人郑玉儿并称双玉。

王家与容相所在的容家一样都曾是前朝世家,只是容家急流勇退,又识时务,在大燕建朝时立了功续存下来,王家就惨了些,族人十不存一,又因出了个奸相坏了名声,被迫迁移到了西北。

经过百年的努力,到王玉贞父辈这代终于重回朝堂,到底曾是世家,底蕴深厚,王玉贞入京很快就有了才女之名,也与曾经的武安侯尉迟煊男六尉迟烨的同胞兄长定下了亲事。

按理说她和郑皇后不会有冲突,尉迟煊并不是男配,奈何郑皇后横空出世,今天一个“明月几时有”,明天一个“灯火阑珊处”,另一个时空名人名作,精华中的精华,王六娘再有才也扛不住。

且郑皇后不止会作诗,去名寺一句“明镜亦非台”令主持拜服,对对子一句“烟锁池塘柳”叫名士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