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1 / 2)

不如归隐 小蛮无细腰 2672 字 1个月前

可能不是土匪,而是一直被杨文礼藏在山中的真正私兵。之前有杨文礼供给,他们就好好的呆在山上。

如今杨文礼死了,供给也断了,他们就开始对附近的村庄进行抢劫,甚至嚣张的抢了收税的粮车。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杨振兴,还是有几分手腕的,否则也无法掌控这支足有五百人的队伍。

其实在沈宣搬来救兵之前,就是在穆滨城把沈宣从县衙中救出来时候,杨振兴就被他老爹送上了山。

杨振兴当时还很不愿意,可是杨文礼给出的理由是要给穆滨城做一个瓮中捉鳖,万箭穿心的陷阱,可是穆滨城并没有真的到杨振兴的房间去,所以陷阱无效。

杨文礼最后没有选择逃跑,不说被一千官兵围困之后,自己能否逃脱,就算侥幸逃脱,也必然要将官兵引到蒙山之上,这会给杨振兴带来危险,这是杨文礼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至于最后为何主动寻死,没错他就是想自杀而已,当时他身边只有三五个人了,而且各个身上带伤,他知道大势已去。

他不想落入沈宣这个黄毛小儿手里,只要一想到自己落败之后的场面,他就觉得的自己应该要死在这里,死在自己的家中。为了不被整个洺县的人围观,被那些肮脏的,卑贱的,低下的人,品头论足,杨文礼选择了死亡。

到最后,杨文礼还用自己的死亡,给沈宣布下了一个疑阵,让他彻底失去了杨振兴的下落。

沈宣也果然中计,他没有想到杨振兴是三天前就离开杨家的,而是自责没有及时发现杨振兴是替身。

由于杨振兴的逃脱,沈宣其实一夜未眠。可是在第二天早晨,他依然选择洗漱穿戴整齐之后,到大青山村去找穆滨城。

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向穆滨城报一声平安。

而且他的心中还有一层忧虑,他让重要的犯人逃脱,他觉得自己的这身官衣,有机会穿的时间,不会很多了,所以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他想要尽情的穿。

跟沈宣到大青山村来的人,还有之前就来过洺县的张师爷,由于熟门熟路,这次一听说又是洺县的事情,刺史周大人,就再次将他派了出来,一同前来的衙役,也是上次捉捕钱景时的原班人马。

沈宣的心声无人得知,如果让张师爷知道他的想法的话,一定会笑话他杞人忧天。跟杨振兴那件微不足道的意外杀人案相比,谋害朝廷命官,蓄养私兵,试图谋反,才是这个案子的重点。

跟杨文礼的罪恶相比,杨振兴最多算是一个从犯。在杨文礼伏诛的情况下,沈宣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功劳,反而害怕丢官,就有点小家子气了。

就像钱景被抓住了,但是他的众多手下,依旧逍遥法外。许多的人因为钱景被抓,获得了奖赏,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因为钱景那些逃掉的手下,有谁因此而受罚。

再次立下大功,反正张师爷的心里是挺高兴的。他已经在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了,想他这的幕僚,在通过自己服侍过的高官推荐,也是能够出仕做官的。

张师爷已经在考虑,是继续跟在刺史周大人的身边,还是自己去某个小官来做了。现在他还是更倾向于继续留在周大人身边,因为以他的见解,他觉得周大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等到周大人升到京城,最起码也能做一任尚书,到那时他应该对他更加有利。

不管他们各自心中有怎样的纷杂想法,在见到穆滨城的时候,都表现的神色如常。

稍微的寒暄几句,穆滨城都没有请他们进屋坐下,而是直接询问了杨家父子的结局。

知道此时,他从终于知道了杨振兴的名字,同时得知杨振兴失踪的消息。

还问了那个竹林村女孩的事情。

沈宣神情低落的说,“她还活着。不过人已经傻掉了,我今天早晨让人送她去了城西的妙空庵。”

穆滨城点点头,看着一身官服的沈宣说,“希望你能做个好官,行了走吧。”

穆滨城说完就进屋去了,完全不理会这一群被晾在门外,呆若木鸡的人。

穆滨城的确是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在跟沈宣有所深交,他之所以救对方,完全是举手之劳,是出于一个人的道义。可是现在的穆滨城,却不太想跟官府的人打太多的交道。

就在沈宣等人进退两难的时候,琉夏出来对他说,“对不起,有个小女孩儿给你洗衣服的时候,衣服被水冲走了。衣服我是不能还你了,要不然赔你一点钱吧。”

沈宣在琉夏面前,表现的很不好意思,他张口结舌的说,“我不是来要衣服的。”

琉夏说,“我知道,你是来表达感谢的,现在表达完了。你们浩浩荡荡来几十口人,我家里都挤不下,你要是有心的话,就应该自己来的。”

琉夏向沈宣挑明了让穆滨城如此不待见的地方,沈宣感到有些羞愧。他不过就是想着,自己穿官服的时间不会太多,摆排场的时间会更少,所以想尽情显摆一下吗。

明天借来的兵就该回去了,凭借县衙幸存的小猫两三只,想要声势浩大,都已经不可能了。

沈宣心想,怎么每次自己心里发飘的时候,就会遇到打击啊。

算了,以后还是尽量克制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再让自己心里发飘啦。

第49章 徒弟

“求您, 收我做徒弟吧。”这天早晨, 穆滨城刚刚打开门, 跪在门前的葛斌, 就抓住机会,将这句话再次重复了一遍。

事实上他昨天就独自来了大青山村, 那时穆滨城不在家, 他跟收完稻谷的周胜他们一起围猎去了。

琉夏将他让到屋里等待,当时他就告述琉夏, 他此行的目的,是要拜穆滨城为师。

燕如也在旁边,正拿着一个小绣绷子,绣字。

琉夏问过燕如, 愿不愿意识字,燕如当然表达出一万个愿意。于是琉夏就给她独创了一个识字刺绣两不误的学习方法。

将字描绘在绣布上,让燕如将它一针一线的绣出来。这样做效果很好,那些字也那样扎扎实实的印刻在她的脑海里。

燕如是很聪明的孩子,才短短三天的时间,她就能够用树枝写出自己一家人的名字了,周燕如,周胜, 张大娘, 周大宝,周小宝。

琉夏还曾经问过燕如,大宝小宝是不是她两个弟弟的大名。因为琉夏心里纳闷, 这两个名字的风格,跟燕如很不一样。

没想到燕如这个小机灵鬼,一下子就看出了琉夏的疑虑,非常得意的说,“师父也觉得我的名字比大宝他们好听吧。我的名字是一个路过这里的读书人帮忙取的,听我娘说那时候还在打仗呢,那人那次偶然路过这里,后来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我弟弟取名字的时候,就没我运气好了,我爹每次都憋了几天,最后想出来的,还不是大宝小宝,一点都不好听。”

这几天,燕如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呆在琉夏他们家,对琉夏和穆滨城都已经很熟悉了。

在这个家里,燕如早已褪去拘谨不安的神色,像在自己家中一样自在了。

所以她悠然自得的坐在一边,偷瞄那一个神色紧张的少年,看他是如何坐立不安,如何神色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