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节(1 / 2)

“吴佬倒不至于因为这么一篇报道就得罪了他,他是大家,不会这么小家子气。”简小单接过话头摇了摇头,眉头依旧紧锁,看了看高冷:“不过,我估计老大肯定不会就这么一篇报道就结束吧……”

一篇报道,吴佬不会开罪,若高冷举星光之力全面回应,那肯定是会开罪的。

“你真聪明。”高冷很是佩服地看了眼简小单:“没错,我们要大规模回应,大规模。”

这意思是,一个耳光不够,还得多扇几个。

“开罪了吴佬,可没好果子吃。”小单见高冷接下来的举动正是心中所想,愈发担忧:“人德高望重,这荆天杂志又是他在背后运作了许久的成果,你这么公开着大规模喊话要吞并,真的会开罪对方。”

“喊话,也要看怎么喊。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的。”高冷看了杨关关一眼,杨关关连忙走了出去带上了办公室的门。

“具体怎么操作?”简小单问道。

“两个方向同时进军,我带一队,你带一队。”高冷拉开窗帘,拿出水笔在玻璃上写了出来:“第一队你来带,继续对外放话,说我们星光集团有意吞并荆天,不过这一次出的稿子,可以一半写“吞并”,一半写“希望合作”。

一半对一半,没之前那么剑拔弩张,简小单微微松了口气。

“记住了,这一大波并购的风声要放小一点,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就行了,把握住度。”高冷交代。

“我知道的,那你带队做什么呢?”

“我带一队……”随着高冷的手在沙发上敲打,随后站了起来走到书架上,抽出五六本财经类专业书籍,在这几本书上敲了敲:“把国内赫赫有名的经济学学者,科学家,医学专家,财经大佬,记者名家,还有文化界的要员都过一遍,出篇大稿子。”

“这么多人?”

大稿,是行话了,意思分两种:含金量高的普通长度稿子以及含金量高的超长稿子,两万字也是有的,做成专栏。一般大稿组成的专栏就代表了含金量。

“对,这一篇大稿做成专栏,聚集的必须是国内最负盛名的文人学者,海外华侨的华侨组织也挑一挑,挑在海外有盛名的,让他们接受采访,稿子出来后,中文版,英文版都要有。”

简小单摸了摸鼻子,没看懂这套路。

“英文版……国内没人看吧?而且英文版放我们杂志上?”

高冷看了简小单一眼,显然,他的规划超过了简小单的眼界,再懂他也想不到其布局。

“而且,就出这几本专业财经杂志的几个人,要他们接受采访有些费力,而且你要的是国内最负盛名的文人学者,各行各业的顶级学者,甚至海外华侨,老大,他们不会接受采访吧?”

但凡各行各业的顶端学者,会十分热衷于往国外专业杂志投稿,但是来接受高冷旗下杂志社的可能性确实很小,毕竟他手里的两架杂志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很有名声的娱乐杂志和综合杂志,可在学者眼里,这种杂志是上不了台面的。

接受这种采访的,企业家会很热衷,因为企业只看杂志的发行量,发行量大,老百姓都知道,接受采访就等于做了一次广告了。所以企业家会大大小小的媒体都接受采访,高冷的星盛杂志目前有一个重点栏目就是高端财经人物专访,采访的就是这些企业家。

可企业家,哪怕是顶级的企业家也会愿意接受星盛的采访,而这些文人逸士就不一定了,尤其是高冷的要求是顶级的各行业的学者,这些学者大多数都在高校任职,或者在研究院呆着,要他们出来接受一家娱乐杂志的采访。

难。

到了顶级学者的份上,尤其是很有名望的,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是非常非常慎重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媒体很难见到帝国顶级学者采访稿的原因。

“首先,这些人估计很多都不会接受采访,尤其是海外华侨,我们要临时找人去弄,费钱费力费人脉,而且十有八九搞不定,毕竟是这么多人接受采访,而且就一个大稿子,你要知道,专访请他们来,都不可能,更别说跟那么多人挤一个大稿子了。”

简小单来回踱步,越琢磨越摇头。

本来接受一个娱乐性质的杂志社的专访,就不可能,现在还要跟其他顶尖学者分一个稿子,哪怕这篇大稿子有两万字,弄一个专题,那也意味着每个人只露个头。又不是国家级的会议,哪位顶尖学者会这么自降身份呢?

“还有,就算我们通过某种渠道,用了人脉关系采访到了他们其中的几人,可是要他们接受采访对抗吴老,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他们其中好多人还是吴老的学生,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搞不定吴老,荆天不可能被吞并。

“这次,我们要玩高端点,跟以前的玩法要不一样了。”高冷笑了笑,很有自信

【今天去浙江,要在路上坐车坐一天,之后就又要开始白天忙活,晚上码字的生涯了,见谅。希望订阅好一些,早点实现全职码字吧。】

第1463章 勿谓言之不预,好自为之

勿谓言之不预,好自为之

简小单做事很利索,不出三天,报道就在几家专业的财经杂志以及自己的杂志上刊登了。

她很聪明,高冷的要求是让圈子里的人人尽皆知,但是不需要让老百姓过来围观,又要大规模宣传,还要不引来普通大众的围观,听上去似乎比较难,其实对于熟悉此道道人来说非常容易。

安排出的报道只需要写得专业性颇强一些,大部分普通大众很少会有人看。就如同高冷怼荆天,荆天怼高冷这种事,如果内容标题定义为:两传媒大佬互怼,百亿怼八十亿!

或者:娱乐圈斩星大亨怼上财经媒体圈资深大亨!

又或者:睡了林志的男人在传媒界又掀战役啦!

诸如此类的标题,上个热搜分分钟一大波人跟进,尤其是挂上睡了林志,或斩星男的名头。

而简小单则是选择请财经金笔头写了七八篇稿子,标题是:星光集团欲开财经专项?荆天集团面对“吞并噱头”,内股无变动;星光欲于荆天合作,风雨欲满;

诸如此类的标题,是圈内人会去点的,但是普通大众不会去点的,而内容也是走的数据分析风格,没两把刷子的压根看不懂。

“荆总,您看,这是最近这两天星光集团操作下出的报道,这四家财经杂志都跟进了。”助理将整理好的杂志翻到了写了报道的那一页,轻轻地放到了荆天的手边。

“这么多篇报道。”荆天拿起来翻了翻。

“国内的财经杂志都跟进了,这几家大型的更是派了自己的金笔头写了专栏。”助手指了指其中几本,这几本虽然实力远不如荆天财经杂志,可是也是强者。

跟风,是肯定的。别人不盼着,同行杂志可盼着荆天能吃个大亏,这场财经圈的热闹不容错过,再说了,业内已经好久没有这种大战了,不围观也太没新闻敏感性了。尤记得上次大战还是荆天杂志旗下的财经杂志在业内登上帝国最顶级财经杂志宝座的时候,有吴老背后掌舵,横扫当时国内大大小小几十家财经杂志。

那个时候,财经杂志鱼龙混杂,赶上改革开放,都不这么专业,采访的大企业也少,都是一些刚刚崛起的小企业,还处于三页纸是采访,五页纸是广告的阶段,加上那个时候也没什么网络可言,看报纸杂志的人很多,这池塘里多的是鱼可以捞,所以财经媒体极多。

而荆天财经杂志一出现,就以碾压的姿态横扫了国内其他财经杂志,打响的头炮便是采访的含金量:其他财经杂志都是采访的国内一些刚崛起的小企业,每周出一刊,走量,而荆天杂志每月出一次,第一刊就全部采访的是国内的外企。

外企,在当时可是遥不可及的事物,尤其是外企的高管接受采访,这档次就不一样,一家私人营业的财经杂志居然拥有一批英文极好的记者,这没法比。

时光荏苒,如今的荆天财经杂志在国内早已是财经杂志中的巨头,旗下体育杂志也垄断了顶尖渠道,如今是国内运作的最大的最成熟的纸质媒体。